1.骨骼发育特点
少儿的骨骼由约25%水、30%有机物和45%矿物质构成。有机物主要为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还有少量的脂类、肽类等。矿物质主要为碳酸钙和磷酸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年龄越小,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的成分就越多(少儿骨骼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约为):1,老年人则为2:5),矿物质比例较少,骨僻密度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中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多。所以少儿的骨骼富有弹性,受力容易弯曲变形。
2.形体塑造攻略
健身锻炼和形体塑造可以优化骨骼结构,构筑人体优美的框架;可以促进少儿髭软骨细胞的正常增殖,利于骨的增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营养供给,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此外,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也有积极作用。
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少儿,日常生活中身体姿态是否正确,对其骨骼的影响极大,少儿经常保持什么姿势就会长成什么样子。为了确保少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尤其是脊柱的正常发育和塑造健与美的体型,从小就要培养少儿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少儿骨骼发育的生理特点还决定了少儿在锻炼和形体塑造过中不宜承受过大强度的力量训练,以免骨骼畸形。这一点对于少儿来说要更加注意,同时提醒读者朋友和少儿注意以下几点。
(1) 刺激的效应在运动后的休息期完成,尤其剧烈运动后必须有足够的休息。
(2) 间歌压力有利于促进曾的生长。
(3) 固定不变的压力会导致骨的萎缩。
(4) 超K时间的运动负荷或过度训练则会引起稀软骨过早愈合,骨化过程提早完成会影响骨的继续增长,妨碍少儿长高。
(5) 单侧负荷过久易引起两侧及脊椎骨生长发育不均衡而导致畸形。
(6) 停止运动后,骨所获得的变化就会逐渐消失。
(二)少儿肌肉的发育特点与形体塑造攻略
1.肌肉发育特点
少儿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要比成年人低(表1-1),主要是体内水分较多,肌肉蛋白质、脂肪少,肌肉中磷酸源总量和糖原等含量也相对少。8岁儿童肌肉总量占体重的27.2%,12岁增长到29.4%,15岁增长到32.6%,18岁时为44.2%。年蛉愈小,肌肉中含有机物和水分的比例愈大,肌纤维的弹性愈好。但少儿的肌纤维细长,肌肉的体积小,肌肉力量弱,尤其是持久性的力量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随着年龄的赠长,肌肉中无机物的含量增加,肌肉力量随之增大,到18岁以后就接近成年人水平,20〜30岁之间肌肉力量最大。
少儿各部分的肌肉发达过程也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大肌肉群发展较早,小肌肉群发展较迟;上肢肌肉发展过程中.屈肌张力较强,伸肌张力较弱;下肢肌肉发展过程中,伸肌张力较强,屈肌张力较弱。
人的肌肉具有两大特点,即展长性、黏弹性。肌肉的展长性与外力的大小不成比例,负荷增大,它的长度反而缩短,除去外力以后,由于肌肉血浆黏性的缘故,肌肉的长度并不能立即恢复。不同年龄期肌肉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不同。在青春期,肌肉为了适应骨骼向纵向快速生长的需要,主要是向长度方向发展,所以这一时期肌纤维细、肌肉横切面小,重量轻而力量差。
2.形体塑造攻略
健身锻炼和形体塑造可以优化骨骼肌的结构,改变骨骼肌的形态,增强骨骼肌的功能,增大肌肉体积和重量还有力量,促进形体健美等。但必须根据人体骨骼肌纤维的特性和类型及人的形体需求安排练习,例如,身体肥胖的少儿可以多安排以锻炼慢肌(红肌)纤维为主的有氧练习.瘦弱者可以多安排以锻炼快肌(白肌)纤维为主的抗阻力量(无氧酵解)练习。这里也要提醒读者朋友和少儿在锻炼时注意如下几点。
(1)不同的素质练习对肌纤维类型影响不同。力量:练习可最大程度地发展肌纤维,尤其是快缩肌(白肌纤维);速度练习快缩肌比慢缩肌、增粗肌纤维明显;耐力练习可使慢缩肌纤维(红肌纤维)增粗。
(2)不同负荷的力量练习对肌纤维类型影响不同。用小于1/4极限重蜃负荷发展的是慢缩肌(有利于减肥瘦身);用1/4〜1/2极限重量负荷主要发展快缩肌,同时也发展慢缩肌(有利于塑身健体);用1/2极限重量以上负荷发展的是快缩肌(有利于健美增肌)。
虽然少儿时期力量练习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仍应适度进行,否则,对增加肌肉(长块)极为不利。由于少儿的肌肉收缩和耐力都比成年人低,故此在进行锻炼和形体塑造过程中,不宜过多过早地进行负重和力量练习,并应控制在中小负荷强度以内,而且多做一些发展全身协调性的四肢运动及柔韧性、灵敏性训练。
男性从11〜12岁、女性从10〜11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用小重量进行适度负荷的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动员和支配能力,改善和提高肌肉的机能,而且还能为日后的锻炼与健美体型打下坚实的基础,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