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肥星向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内页

少儿舞蹈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01-10 浏览次数:552

舞蹈教学方法很多,根据少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意志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模仿法


这是舞蹈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或电影、录象等对所要学习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力求动作准确、美观,示范时组合的动作要进行分解、分段,边示范边讲解,并让学生跟着模仿,讲解时要讲清动作的位置、路线、方向和面向。在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完整组合动作的模仿。


示范的位置要站在学生能看到的地方。一般来说,舞蹈动作侧向移动和向侧做时,采用正面示范;动作前后移动和向前后做时,多采用侧面示范。方向及动作做法简单的可采用镜面示范;对于相对难、复杂些的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另外新动作练习也多用背面示范。


(二)助力法


在舞蹈教学中,借助外力的帮助,使学生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直接领会动作要领,辨别空间与时间关系及对身体的影响,从而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


少年儿童的骨骼硬度小,肌肉柔韧松弛,力量小,自身的触觉、肌肉感觉不能正确把握,往往动作不到位。这样,教师就需帮助学习使其动作到位,让其体会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本体感觉。


(三)分解教学法


舞蹈的分解教学法可分为单个动作的分解和组合动作的分解教法。


根据少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在单个动作分解上尽可能分得单一化、一致性。如上下肢一起的动作,将上、下肢分开教,先学下肢,再学上肢,熟练掌握后再合成完整的动作练习;或者先抓住单个动作的重点、难点,然后再进行单个动作的完整练习。


组合动作分解法往往是把一个组合分成若干段,先掌握每段中难度大的动作技术后逐段进行教学,最后连接成一套完整动作;或者按动作顺序分解成一个个八拍来教学,然后把整个组合连接起来。在舞蹈教学中,也可以按队型变化来分解教学。先教队型一的动作,再是队型二的动作,依次类推,后连接起来成一套完整的组合。


(四)意境教学法


意境教学法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美的自然景物或生物的姿态、动态启发学生,使其感性知识和已有经验联想到动作的方法要求,并创造一个想象中的美丽的境界进行教学的方法。如跳跃要像小鹿那样轻松活泼;学习小碎步时两臂张开像小鸡展开的翅膀等等。


少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凡是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因而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形象和景物对少儿予以启发,讲解者语言要科学真切、生动形象和具体,要充分考虑到少儿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状况。